在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中,每一个“为什么”都是进步的重要节点。科学的发问振聋发聩、经久不息,在科学之问中,我们得以迈上崭新的征程。为了让科技“看得见”“摸得着”,每年5月的一个周末,中国科学院都会举办公众科学日,邀请大家走进真实科研场景,与科学家面对面,揭开科技的神秘纱幕。
2025年5月17日—18日,中国科学院将在全国的百余个研究所举办“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届公众科学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了解到,各研究所均推出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活动,欢迎市民走进“公众科学日”,走进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
在上海分院的活动中,多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将与大小朋友们互动交流。其中,褚君浩与孙胜利,将分别带来《放飞科学梦想,迎接智能时代》和《首场人形机器人马拉松赛事分析》的院士科普报告;何祖华将带来《植物与病原菌的“军备竞赛”——作物抗病育种与粮食安全》的院士讲座。
上海分院的各研究所将在本周末开放实验室。市民也有机会实地探访“大国重器”——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将在18日开放上海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此外,上海天文博物馆也将在17日、18日两天免费开放。
今年的“公众科学日”,上海分院各研究所准备的活动可谓“老少咸宜”。例如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在上海昆虫博物馆推出了蜻蜓幼虫显微镜观察、竹蜻蜓制作,蜂蜡润唇膏制作、蜂蜡蜡烛制作,抽丝剥茧、蚕宝宝显微镜观察、领养蚕宝宝等童趣科普活动。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带来脑功能检测、脑电对抗等趣味互动。
感兴趣的市民可以通过“科学大院”微信公众号报名。请市民在活动当天服从研究所现场安排,提高自身安全意识;请参与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前往,本次活动不提供停车位。
【相关链接】活动报名配资专业网上炒股
热丰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